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老大就是这个人,他说想和您做交易。”

正聊着,看场子小弟带着六七个人走了过来,指着蔡全无兴奋地说道。

蔡全无看见路边的摊主们纷纷向一位塌鼻大嘴的男子问好,他就知道这人就是黑市的老大了。

“刘老大您来啦!”老沈急忙站起身问好。

蔡全无站在一旁打量着这位刘老大,此人身着中山装,脸上多了一道刀疤,看起来面目狰狞。

之所以说多,那是因为蔡全无已经认出他来了。

他就是当年和蔡全无争抢五彩大罐的刘大宝。

怎么会是他?

虽然惊奇,但蔡全无还是不动声色。

因为蔡全无已经易容了,他不觉得这个刘大宝会认出来自己。

而且当年也是在天黑的临晨,刘大宝未必能看清蔡全无的面相。

“老沈,听陈小二说你今晚大赚了一笔啊!”

刘老大上前没有直接和蔡全无说话,而是先招呼了一下老沈。

刘大宝这个举动,让蔡全无心里对老沈的评价又高了一层。

看来这位老沈的背景不简单啦!

“这位小兄弟你好,承蒙看得起我刘大宝,来我这里交易。”跟老沈打完招呼,刘老大便朝着蔡全无做了一个江湖拱手礼。

“哈哈!刘老大的威名在四九城八黑市都很响亮,我今天也算是一睹风采了。”

蔡全无也是花花轿子人抬人。

说是黑市,其实就是鬼市,只不过现在买卖的东西变成了人们生活急需的食物罢了。

蔡全无说“八黑市”也是有由来的。

四九城鬼市历史悠久,直到解放前,在这四九城里,就有了“四城八鬼市”之说。

据说西城老皇城根下的那个最大。

还有德胜门的北小市,宣武门的西小市,崇文门的东晓市,东直门的小市,还有在天桥、高粱桥、朝阳门外等等的小市。

这些小市都后来,都被统称为了鬼市。

四九城比较着名的鬼市有三个,一个是南边的崇文门外东晓市;一个是北边的德胜门附近的北小市;还有一个就是东边的东直门鬼市。

这崇文门的东晓市,在清代时候,就已经形成了,当时它位于崇文门外药王庙,半壁街附近。

这里摊与摊相连,每天开市顾客云集,争购物品。

东晓市上比较出名的是卖估衣的,也就是卖旧衣服的。

还有就是卖旧货的,这些旧物件儿,作为原材料或半成品,买回去后,再加工制成商品出售。

所以说,东晓市既是个旧货销售市场,又是各种行贩搜购原材料或商品的货源集散地。

这也是东晓市的一大特点。

从原材料到成品货物,都在这儿有销路。从而这也让这里的黑市,有了更强大的生命力。

要说哪个鬼市故事更多,那就得数德胜门附近的北小市了。

在早年间,这里跟东晓市不同,因为它挨着什刹海附近的众多王府、豪宅。

所以从清末到民国,在北小市捡漏发财的传说让众多古玩爱好者趋之若鹜。

清末的某些落魄贵族,到最后为了生活,也只能变卖自己老祖宗留下来的那点儿私产。

但由于他们自己有着贵族身份,还要点脸面,所以就趁着天不亮看不清脸时出市售卖,天刚露鱼肚白就赶紧溜回家中,生怕熟人知道了之后奚落。

据传,溥仪的七叔载涛落魄时,就曾经在这北市摆摊儿卖过“破烂”。

这件事儿,最开始知道的人并不多,也没引起外界的注意。

直到有一天,载涛在无意之中错将一只珍贵的明代瓷器,当作一个普通的旧瓷器卖掉了。

捡了这么大便宜的人,就盯上了载涛的小地摊,几乎每天都要来看上一看。

从此,涛贝勒鬼市摆地摊的消息就传开了,因这事,当时还搞得满城风雨。

到了建国前,德胜门北晓市卖文玩字画的少了,卖洋货的却多了起来。

这些东西有美丽国的救济品,也有走私品,种类也是五花八门,既有饼干黄油肉罐头,也有皮鞋大衣望远镜,来这儿逛一圈那就算“开了洋荤”了。

不管你叫它黑市也好,鬼市也罢,在这行里有很多行业切口,也就是所谓的行话。

最典型的就是四九城人嘴里所说的“佛爷”,就是指的是小偷,取的是千手千眼佛之意。

还有就是“低头斋”,又叫“一杆挑”的。他其实就是指那些收买旧鞋,翻新后在摆摊出售的小贩。

这老四九城走街串巷,收买旧货的人,被称为“打鼓儿的”,它又分为打硬鼓儿和打软鼓儿的两种。


页面连接:http://www.delnan-cz.com/view_0_m22m6/pppnfll8.html

书屋小说网 无限小说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棉花糖小说网烟雨红尘小说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