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上午,北京孙承宗宅邸客厅内。

孙承宗、张国纪对坐喝茶闲谈,红霞、张嫣陪坐照应。

张国纪问:“稚绳兄,最近听说官军在辽东大败,消息可靠吗?”

孙承宗点点头:“国纪兄,在我家里说说可以,在外边就不要乱讲了。”

张国纪:“我知道轻重。稚绳兄身在内阁,对国家大势当了如指掌,能否为我指点一二?”

张嫣:“孙伯父,我也想多了解一些国家大事。”

孙承宗:“国家大事,必须从财政、军事、用人行政说起。大明财政,自正德年以后,由于土地高度集中,大地主隐匿赋税,收入即逐渐减少,军费却大增至一千三百万两,而正赋及其他加派总共才一千万两。皇族支费也多得惊人,加上冗官冗食,嘉靖一朝每年财政亏空多者近四百万两。太祖、成祖都是在战争中成长起来的人,知道怎么与手下将士和敌人打交道;而后世之君深居内宫,不晓战事,又怎么去制服内外的虎狼之师呢?宦官专权与厂卫制度结合祸乱朝纲。宦竖可以代皇帝批答奏文,下行诏谕,实际是上把最高的决策权与行政权都据为已有。他们自然会向经济、军事上索取更多的权力。还有,政治上的**带来了官场风气的败坏,表面上的道貌岸然,始终不能掩饰内心的龌龊渺弱,党派之争就是典型表现。这各种因素纠结在一起,即造成了辽东叛匪越打越多,而官军屡战屡败。”

张嫣:“皇上派孙伯父带兵打仗,一定会无往而不胜!

张国纪、红霞大笑起来。

孙承宗:“国家大事哪有那么简单!”

紫禁城乾清宫东暖阁里,天启坐在榻上,叶向高、孙承宗斜着身子坐在榻旁两个圆凳上。

天启:“二位阁老,辽阳、沈阳接连失陷,辽东大局如此败坏,到底原因何在?”

孙承宗:“臣曾说过,李成梁是罪魁祸首;袁应泰是典型的书生掌兵,空有一腔热血而指挥调度无方。现在,辽东北部大片国土已经沦陷,要想保住辽南各地,进而恢复辽北,必须派一个有勇有谋的大臣前去才行。”

叶向高:“有人推荐前任辽东经略熊廷弼再次赴任,皇上以为如何?”

天启:“吾师,熊廷弼这个人到底怎么样?”

孙承宗:“这人自幼聪明好学,曾是湖广乡试第一名。三十岁中进士当御史,却一当就当了二十年,原因是脾气太坏,喜欢胡乱骂人,同僚、上下级几乎没几个人与他交好。”

天启:“看来此人很有点儿个性呀。”

孙承宗:“此人有胆识有能力。前一段,朝廷十二万大军在辽北损伤殆尽,辽阳、沈阳几乎成了空城,他却只带了几个随从就任辽东经略。招集溃散的士兵,抚恤流离失所的难民,并且毫不犹豫地连连斩杀几个逃将,这才将辽阳、沈阳牢牢控制在朝廷手里。因此,努尔哈赤也一年多不敢南犯。”

天启:“此人很有才干呀。”

孙承宗:“因为他得罪人太多,言官一再弹劾他不能收复失地,他干不下去了。在继任辽东经略袁应泰手里,没多久辽阳、沈阳就相继失陷了。”

天启:“那就让熊廷弼再当辽东经略吧。”

叶向高:“皇上圣明。”

孙承宗:“熊廷弼这种刚愎自用的人,也要防备他不纳佳言,铸成大错。”

叶向高:“人无十全嘛!”

孙承宗:“辽东经略属下辽东巡抚,由谁担任为好?”

叶向高:“广宁兵备道王化贞,在辽阳、沈阳失陷以后,率几千疲弱士卒坚守孤城,人称‘气不慑,时望赫然’,由他任巡抚定能有所建树。”

孙承宗:“王化贞也是性情跋扈的人,目前又手握重兵,恐怕熊廷弼驾驭不了他。”

叶向高:“王化贞是我的学生,我写一封信严厉提醒他好好配合。”

天启:“拟旨吧。”

清晨,广宁演兵场上。

熊廷弼坐在点将台正中不出声。

王化贞志得意满地坐在熊廷弼身旁,望着台下盔甲明亮军威雄壮的一行行士兵,挥了挥手。传令官将红色令旗一摆,数万士兵摆开阵势,枪来刀往,杀声震天地操练起来。过了一会儿,传令官又将绿色令旗一摆,数万将士快速移动,变幻出一字长蛇阵、阴阳八卦阵、十面埋伏阵……。过了好大一会儿,传令官又将黄色令旗一摆,数万将士悄无声息地快速退出演兵场。

忽然,远处传来震天动地的呐喊声,紧接着,几千骑兵挥舞刀枪风一般冲进了演兵场,分别对着两旁的草靶拼命砍杀。只见草屑纷飞,靶子一个个倒在马蹄之下。

骑兵操练完毕,整队站立,冲着点将台高呼:“驱逐鞑虏!杀敌报国!……”

王化贞:“经略大人,你看我这六万精兵,能不能一举荡平赫图阿拉,活捉虏酋努尔哈赤?”

熊廷弼一愣:“什么?一举荡平?活捉?王巡抚想得太

容易了吧!两年前,朝廷派七八位总兵,其中包括令倭寇闻名丧胆的刘綎,令蒙古人望风披靡的杜松,率领数十名久经沙场的老将,十二万大军进剿赫图阿拉,对外号称四十七万人马。结果怎样?顷刻之间瓦解冰消!”

王化贞不屑一顾地:“哼,什么十二万大军?一群乌合之众。努尔哈赤如果犯在我手里,就凭这六万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虎狼之师,定要杀他个片甲不留!”

熊廷弼大吃一惊:“王大人,你太小看努尔哈赤了。他可不是你想象得那么简单!眼下需要深垒高壑,寻机歼敌。轻敌冒进,前途难测啊!”

王化贞轻蔑地一笑:“熊大人老成持重,下官望尘莫及!”

熊廷弼见话不投机,起身拂袖而去。

原辽阳巡抚大堂内,努尔哈赤坐在正中的大椅上,下面文武百官肃立两旁。

代善出班上奏:“父汗,朱明朝廷又派熊廷弼出任辽东经略,已到广宁上任。”

努尔哈赤一惊,问道:“消息可靠吗?”

代善:“儿臣已派人打探清楚了。”

努尔哈赤:“熊蛮子一来,我们大金恐怕又要勒紧裤带过日子了。”

范文程:“大汗,问题没那么复杂。据奴才所知,熊廷弼虽复任辽东经略,但所辖兵马不过五千;其属下辽东巡抚王化贞,倒管辖七八万人马。熊廷弼虽然善于保境安民,却极不善与同僚相处;王化贞倒是有胆量,敢于冒险犯难,却自视极高。据探子所报,熊廷弼根本指挥不动王化贞。”

皇太极:“太好了,我们对症下药,设下金钩钓鳌鱼!”


页面连接:http://www.delnan-cz.com/view_0_ml2pp/p6l8m88n.html

书屋小说网 无限小说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123读书网鲤鱼乡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