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紫禁城内阁签押房内。

孙承宗正聚精会神地阅读卷宗,读着读着,一拍书案道:“好,是个人才!”

孙承宗这一声叫好,惊得坐在上首书案同样阅读卷宗的叶向高抬起头,望着孙承宗发愣。

孙承宗冲着叶向高歉意地一笑,说:“惊扰阁老了。”

叶向高:“有什么好事?说来听听。”

孙承宗:“这次京察,吏部和都察院会衔推举了一批人才,其中最突出的是袁崇焕。”

叶向高:“袁崇焕?老夫也听说过这个名字,他有何突出政绩?”

孙承宗:“据卷宗上说,他出任福建邵武知县仅一年,便使全县大治,狱中无一冤屈之人。县里有关民生的事情,他都是亲力亲为,偶有民房失火,他也带领属下奋勇抢救,很有为民赴汤蹈火的气概。特别是他对边疆军事兴趣浓厚,经常与退伍回乡的军官、士卒探讨成败得失。”

叶向高颇感兴趣:“哦?这个小小的知县胸怀宽广呀!不过,稚绳兄,卷宗、奏折上写的东西不尽可信,你不妨找他当面谈谈。我有事,先走一步。”

孙承宗:“好。”

孙承宗拱手目送叶向高离开值房,随即扭头吩咐一个书办:“去吏部把来京述职的邵武知县袁崇焕找来。”

书办应命快步离去。

孙承宗继续低头阅读卷宗。

工夫不大,书办领着袁崇焕进来。

孙承宗听见脚步声,抬头看见英气勃勃的袁崇焕,立刻满面笑容地站起身来:“袁知县果然名不虚传,真是好风采!”

袁崇焕恭敬地施礼,道:“孙阁老谬奖了,下官在偏远山乡长大,能有什么风采?”

孙承宗和蔼地说:“元素兄,不可妄自菲薄呀,英雄不问出身嘛!”

书办端上茶来,孙承宗做了一个手势:“元素兄请坐,喝茶。”

袁崇焕大大方方地坐下,略略尝了一小口茶,便问:“孙阁老传下官来,有何指教?”

孙承宗:“指教谈不上,听说袁知县政绩斐然,还醉心军事。老夫兼管兵部,所以想与袁知县探讨一番。”

袁崇焕:“久闻孙阁老潜心研究边疆军事多年,下官初出茅庐,怎敢班门弄斧!”

孙承宗微微一笑:“不必拘谨,随便谈谈。元素兄以为,当今边疆军事何处为重?”

袁崇焕:“西北和北方虽有夷狄作乱,均是癣疥之疾;唯有辽东建州女真才是心腹大患。”

孙承宗:“何出此言?”

袁崇焕:“西北夷狄和北方蒙古各部虽时时骚扰,但已是强弩之末,只要朝廷选贤任能,剿抚并用,不难平定。但努尔哈赤攻城略地,建号称汗,以饮马黄河恢复金朝荣光为号召,也许还有吞并我九万里山河的野心。难道这还不算心腹大患?”

孙承宗连连点头,问:“在元素兄看来,努尔哈赤起自偏远山区,开始才几十个部众,为何能成气候?”

袁崇焕:“不是努尔哈赤有什么了不起的本事,而是我大明将士各怀私利,或养寇自重,或畏敌如虎,才致使他不可一世。”

孙承宗:“难道当今朝中就无人匹敌了?”

袁崇焕:“非也,熊廷弼就是他的克星。”

孙承宗兴趣盎然:“你也这么看?”

袁崇焕连连点头,随即又叹息一声道:“可惜朝中许多言官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只会纸上谈兵,丝毫不能领会熊大人步步为营、稳妥推进的战略方针,遇事多方掣肘。主政者又胸无定见,以致他功败垂成。”

孙承宗:“元素兄可有破敌良策?”

袁崇焕:“下官现在也只是纸上谈兵,若能让我亲临战阵随机应变,定能竭智尽忠,或可有所作为。”

孙承宗大喜:“袁知县一个下级文官,却有如此胆略,实为我大明之福。老夫将向皇上推荐。”

袁崇焕面露欣喜之色。

紫禁城乾清宫内。

天启低头翻阅各部报上来的奏章,叶向高、孙承宗、赵南星、高攀龙、邹元标等文武大臣肃立两旁静等指示。

天启抬起头来说道:“这次京察,吏部、都察院处置十分得当,甚合朕心。”

赵南星、高攀龙、邹元标拱手躬身道:“万岁爷英明睿智,臣等仅献愚忠而已。”

天启:“内阁保奏原邵武知县袁崇焕升任兵部职方司主事,根据何在?”

叶向高看了孙承宗一眼,孙承宗立即开口道:“臣等一是根据吏部、都察院的考察奏报,二是臣亲自与袁崇焕谈过数次。”


页面连接:http://www.delnan-cz.com/view_0_ml2pp/p6l8mi6p.html

书屋小说网 无限小说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123读书网努努书坊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